聯想敵不過民粹

2021-11-23 09:05:11   來源:好新聞   作者: Robot
華爲已「南上加南」。

撰文 | 佘宗明

聯想聲譽跌到了谷底。

這次對聯想造成降維打擊的,不是蘋果,也不是華爲,而是司馬南。

司馬南之心,路人並不皆知,只有知道的人知道。

但那不重要了,重要的是,他成功了——成功煽動了無數人。

他們甩出一張「萬箭齊發」,聯想卻打不出一張「閃」。

「賤賣國資」的罪名,說這么扣上了;「买辦」的帽子,甩都甩不掉。

▲司馬南六問聯想之二。

猶記得,2018年5月,因爲5G標准投票事件,聯想曾深陷輿論漩渦。

那時候,久未露面的柳傳志寫了封《行動起來,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战》的公开信,稱敵對勢力正在攻擊聯想,聯想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刻。

他說,「今天我們不能容許有人朝我們潑髒水,甚至冠以‘賣國’的帽子,如純屬巧合也就罷了,若是有意爲之,試圖衝擊我們的軍心,打垮我們的士氣,踐踏聯想人的尊嚴,打擊一個民族品牌的驕傲,我們所有的人,都絕不能、也絕不會有半分容忍!」

▲柳傳志的公开信。

在那之後,很多江湖大佬都站了出來,力挺聯想。

現在看,沒有最危險,只有更危險,聯想的輿論處境有些不堪聯想。

這會兒,聯想的情況就很「撕罵難」——被撕,被罵,很難。

總之是「南上加南」。

01 

將時間倒推至7年前。2014中國綠公司年會上,在重磅議程「柳傳志&王石:我們的三十年」中,柳傳志主動談到了聯想改制。

他說,「當年科學院20萬創始資金佔了聯想35%的股份,我花了2億多回購股份」。

主持人白巖松笑稱,「國家也不都做賠本买賣」。

柳傳志反駁說:「可國家不那么算。國家會算現在你都千億了,35%是多少?」

全場哄笑。

那時候,聯想風華正茂,剛坐上「全球PC王者」不久;柳傳志意氣風發,「企業家教父」的名頭正響。他當時還敢埋汰國家佔便宜。

《讓子彈飛》裏有句台詞說:彼時彼刻,恰如此時此刻。

▲《讓子彈飛》劇照。

但現在擺在聯想面前的情況是:此時此刻跟彼時彼刻,判若天壤。

自2018年起,聯想就負面纏身:

PC領域受衝擊,手機業務遇挫,股價下跌,外加產品國內外定價差異,5G投票風波,自稱「不是中國的公司」,微博更名……可以說是業務困境與輿論危機齊至。

但那還不是「最危險」之時。

更難的是現在。科創板「一日遊」,高管高薪酬,高負債率,低研發比例,都免不了被群嘲。

司馬南的連環擊,更是將聯想推入了深淵。洞口就寫着四個字:至暗時刻。

所謂的把柄,正是當年的聯想改制。

02  

聯想改制,到底存不存在國資流失?

這是筆舊账,也是筆「爛账」。

每當談到這話題時,有幾點必被提及:

1,央企中國技術轉讓公司原董事長柳谷書對兒子柳傳志的加持;

2,聯想上市前,將專項貸款借給某港商,讓他負債持股,投入10萬港元換來2.08億股股份;

3,柳傳志跟二號位倪光南之爭——時任聯想總工程師倪光南跟柳傳志曾有「技工貿VS貿工技」的爭論,倪光南還被曝曾上告國資流失問題。

▲柳傳志與倪光南之爭。

這裏面的真與假、是與非、對與錯,一百個人可以有一千種說法。

如果昔日聯想改制確實存在硬傷,司馬南們證據在手,那不管其動機如何,其檢舉權利都該保障。

曲婉婷母親被「既往亦咎」了,聯想國企改民企中的操作合規性也沒理由因系「歷史問題」就被略過。

就眼下看,司馬南指控的「國資流失」問題,已被部分專業人士上了一課:

運用加減乘除,把聯想淨資產乘以0.29(中科院賣出股份比例),跟當時的交易價格一減,算出13億差價,屬於沒有基本的財務常識。

無論是按市值法還是PE法,按目前市盈率還是歷史平均市盈率,賤賣說都需要再論證。

▲知乎帖截圖。

其他的許多聲討也有不少bug:

聯想研發投入佔比僅3%,跟小米比都差一大截,遑論華爲?

可要是跟全球PC企業比呢。

聯想負債率高達90%,跟恆大一樣?

那是沒看到惠普、戴爾的資產負債率(惠爾超110% ,戴爾超90%)。按明叔雜談的說法,全球PC行業資產負債率都很高,原因是存貨或供應商應付账款問題。這跟恆大有大量銀行有息負債,不是一回事。

聯想27個高管14個是老外?

那些全球化企業是不得挨個拉出來吊打一番?

合理質疑沒問題,但能先找准靶子嗎?

03 

近兩年來,聯想招了挺多罵。

「閃退」科創板後,網上开黑的標題一堆:

「電子組裝廠聯想,不配上科創板?」

「37歲的聯想,終究沒能活成人們眼裏的科技企業」

這折射了聯想的公共形象之變:從並購IBM的「PC王者」,變成了「人類失去聯想,世界不會怎樣,因爲還有華爲、小米、蘋果……」段子中哂笑的對象。

而聯想與華爲的同框對比,楊元慶在馬斯克面前的凡爾賽,更是將「尷尬」二字甩在了聯想臉上。

▲小楊還是太年輕。

置於國人對高科技旗手企業、標杆型民族企業寄予了「反卡脖子」期許的背景下,聯想交上的成績單,跟隔壁家的華爲比,完全不夠看。

聯想說,我其實也有很多創新,可不少人一通哂笑:外觀式創新也叫創新?

聯想拋出一堆性感的新概念,如「新IT」「3S」「端邊雲網智」,可很多網友說:得了吧,想想你那「失去的10年」……

在我看來,有些罵聲,無疑是「實力跟不上PR」下的輿論反噬。

這些年來,聯想沒少打「民族企業」牌、利用民族情緒,也沒少標榜創新,拿「全球PC市場老大」的地位說事。

事實上,柳傳志在2018年的那封公开信裏,也沒少拿「民族品牌」「爲國爭光」說事。

可問題是,其真正的科技含量加高企的高管薪酬,跟這些形成了巨大反差。公衆喜憎反轉之下,這很難免遭輿論在「期望越大,失望越大」後的反彈性抨擊潮。

▲聯想跟華爲的對照。

某種程度上,聯想也在吞下自己也曾釀過的苦果。

當前輿論場中湧向聯想的大量「反資本」或「斥买辦」式批評,話語底色就是「民粹」,邏輯就是將商業行爲跟民族大義捆綁。而在這方面,聯想販賣的人設,未嘗不是在栽植「民粹土壤」。

進一步講,以往聯想「民族之光」的頭銜有多光鮮,如今給自己挖的坑就有多深。

但就算是輿論反噬,有些恨不能批倒批臭的大字報式攻擊,也很難被視作「合理批評」。

許多泛道德化痛批,不止會將矛頭對准聯想,還會害了更多企業——在大批判風氣下,再怎么「爲國爭光」的企業,都會害怕下一個被摁在地上的是自己。

04  

說得更確切些,聯想不是不能批,但宜先摘除「反資本」眼鏡和「泛道德」鏡框。

很多企業決策,從事後諸葛思維看,都談不上「高瞻遠矚」「長期主義」。可我們得秉持一點:讓市場的歸市場。

拿幾點來說:

首先,聯想沒走「技工貿」路线,的確讓人遺憾。

可在當時,企業想得更多的,可能是對員工飯碗負責。揆諸現實,沒走「技工貿」路线的企業多了去了,走「技工貿」路线死了的企業也一大堆。

科學些講,這兩套模式導向的結果確實迥異,從高精尖技術攻堅的維度講確有高下之分,但從企業發展層面看卻沒有好壞之別,只有對具體企業合不合適的差異。

▲《大江大河2》劇照。

更何況,在早前沒有「Intel公版設計」的情況下,研發286微機,人家也算技術攻堅了。

其次,聯想在低利潤率的情況下給高管高薪酬,確實充滿短視意味。

但別忘了,聯想的股權結構跟萬科相似,大股東持股不超過30%,小股東很有話語權,覺得薪酬不對,他們可以拍桌子反對。

改用《大話西遊》裏的台詞:人家你情我愿的,輪到你這××來反對?

還有,聯想被傳沒給華爲投票,也動輒得咎。

不得不說,這滿是「中國企業help中國企業」的兄弟鬩於牆式想象。但指望聯想爲了華爲而犧牲自身利益,股東會答應嗎?

真正涉及公共利益的,是聯想轉制問題。

這其中若是有問題,我們該批就批。但最起碼的,得把財務知識學得過硬,別犯低級錯誤;得秉持商業常識,別總想着拿某個企業祭旗。

05 

說到底,對聯想可以批評,但不該販賣民粹;「14億」可以監督「1.4億」,但不應被偏激裹挾。

善於打「民族牌」的聯想,被民粹之箭對准,固然有些輿論反噬的意味,但輿論不該只在「一報還一報」中尋求廉價刺激感,而應載入更多理性和常識。

對企業的大字報式批判,不可取,不可爲。

如果有人說:你寫這篇,到底拿了聯想多少錢?

那我只能說:我沒什么可說的,你开心就行。



標題:聯想敵不過民粹

地址:https://www.wellnewss.com/post/2391.html

鄭重聲明: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,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行為,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,多謝。

導讀